上节学习了毛孔和黑头,其实是导致痘痘问题的「上游」步骤,而这节要学习的控油方法,实际上是毛孔和黑头的「上游」步骤,如果觉得有点儿乱,那按正常顺序重新组织一遍:先有皮肤出油,接着出现了黑头粉刺和毛孔问题,之后才是痘痘问题。
专栏要点概括:
前面讲到毛孔问题,重在预防,「截流」很重要,如果上游的冰川水融化太多,河流势必会变湍急,河床压力必然变大。
如何「截流」?激素水平、饮食、睡眠、压力、紫外线,各个方面都要注意。激素问题,第 6、第 8、第 9 节里都讲到过,现在还要强调一次,就是希望强化印象,要明白这一点的重要性,激素是皮脂腺分泌油脂多少的决定性因素。
同时还要记住另外关键的一点,是,皮肤是一个不断向外分泌的器官,无时无刻不在向外分泌汗液、分泌皮脂、蒸发水分。正常人体,每天通过皮肤蒸发出去的水分,有 600-800ml,相当于两罐可乐的量;
激素水平对皮肤分泌油脂的决定作用,和皮肤向外排泄的特性,两者结合,能得到什么信息呢?
——那就是,控油,不但要做皮肤的「表面功夫」,还要 由 内 而外,从导致皮肤出油的各个环节去改善它;如果只做皮肤表面功夫,结果就只能是改善皮肤暂时的水油平衡而已,无异于杯水车薪,这也是为什么用了一堆「控油」产品,但效果就是不好的原因。
举例:「控油」产品,都是骗人的?那为什么有些用了之后,还是有点效果呢?
这里面就是护肤品工艺的小秘密了,「收敛控油」功能的保湿水,通常 90% 的成分是水,剩下 10% 中,除了一些保湿成分外,会添加收敛剂如酒精,酒精挥发,皮肤会觉得凉凉爽爽的,而酒精,还会凝结一部分皮肤表面的角质蛋白,凝结后的角蛋白,触感是封闭干爽的,从而达到「控油」效果。
其实很多收敛、控油功能的保湿水,都会悄咪咪地加入酒精,有时是作为溶剂,有时是为了促进主要成分的渗透,不过这种产品不适合干性和敏感性皮肤使用,时间长了,酒精挥发带走水分,会让皮肤变干,对于油性皮肤来说,「变干」并不意味着「不油」,相反,皮肤会失水更多,水油平衡被打破,结果可能往往是变得更油。


